14-10-21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2014-10-21 07:0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河南新鄉現象第一篇:中原赤子耀太行
央廣網新鄉10月21日消息(記者李凡)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帶著鄉親從解決不了溫飽到走向富足生活的史來賀;致富思源,踐行扶危濟困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美村官裴春亮;在懸崖峭壁上為鄉親們開鑿出通往外界大道的“太行新愚公”張榮鎖……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依太行的新鄉涌現出10多個全國先進、100多個省級先進、1000多個市縣級先進。
新鄉裴寨村地處太行山區,土薄石厚、干旱缺水,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地窖水。2005年春,外出經商的裴春亮被鄉親們推選為村委會主任,他二話不說,先拿出3000萬元,風餐露宿奮戰三年多,建成160套居民住宅,所有村民都免費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
村民:八室、四廳、三衛、兩廚、一庫,一分錢都不用掏。生活得很好,衣食住行,自己不用操心。
為徹底改變面貌,2011年裴春亮再拿出5100萬元,帶領鄉親們修水庫,蓋大棚,搞旅游,望天收的裴寨人種起了鮮花和無公害蔬菜,帶動周邊鄉村3萬多名群眾的致富奔小康。
鄭州花木經紀人李軍:我們在河南省也來回跑,這個地方整體還是不錯的,一直跟這合作了,買了一兩萬盆了。
在新鄉,私人貼補集體的例子不在少數。張榮鎖,捐出百萬積蓄,為300多口崖上群眾鑿通太行天路。輝縣北寨村,6名退伍軍人當選村兩委成員,全部放棄個人產業,搞集體經濟。40多年與群眾在基層摸爬滾打,不計名利,不怕艱苦,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全國鄉鎮黨委書記的榜樣吳金印,指著在荒山上栽植的600萬株青松說,只要扎根群眾堆里,才會干出一番事業。
吳金印:只有和群眾在一起,你才知道群眾在想啥,想要干啥。你再帶頭干啥,他就支持你。這個道理太簡單啦。
(登記:河南站李凡 河南臺潘語怡 鄭州臺張杭 新鄉臺喬曉東)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編輯:王家樂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