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廣播影視投融資集中七領域
“廣播影視投融資主要集中在產業化、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七大領域,分別是電影、電視劇、有線網絡、動漫、紀錄片、可制播分離的電視節目和新媒體。”
臧具林(廣電總局辦公廳副主任)介紹說,2009年9月,國家出臺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今年3月,中宣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廣電總局等九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細化了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的方法、途徑和手段,完善了相應的配套機制。“這兩份文件標志著,一個完善的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機制已經悄然浮出水面,建設完整的廣播影視投融資體系條件已經具備,時機已經成熟。”臧具林說。
投資發展紀錄片正當其時
“近年來廣播影視積極放寬市場準入,凡是法律規定沒有明文禁止的領域,都對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開放。”臧具林表示,廣播影視投融資主要集中在產業化、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七大領域,分別是電影、電視劇、有線網絡、動漫、紀錄片、可制播分離的電視節目和新媒體。
近年來我國影視動漫產業高速增長,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動漫大國,去年我國動漫作品產量已經達到17萬分鐘,原創節目開發制作和衍生品營銷對投融資方面有迫切需要。“廣電系統有四大產業,分別是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動漫,應該說這幾塊發展得非常好,我們希望加大動漫方面的投融資力度。”
紀錄片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從各國經營來看,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看紀錄片的人越多。新媒體代表廣播影視未來發展,網絡廣播電視和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是當前新媒體業務發展的兩個重點,也是新媒體領域吸收投融資的主要領域。
鼓勵上市企業并購和重組
臧具林表示,大力拓展廣播影視產業融資渠道的主要措施包括國家財政資金支持、銀行貸款、多層次資本市場以及利用社會民營和境外資本。
近年來,銀行信貸已成為廣播影視產業融資主要方式,貸款規模越來越大,信貸產品越來越多,國產影片《集結號》、《非誠勿擾》,通過采用全球票房收益和質押等方式獲得銀行1億元的貸款,國家開發銀行對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給予長期貸款支持,中國進出口銀行以信用額度方式向廣播影視重點出口企業和項目提供了200億元融資支持。可以預見,隨著廣播影視迅速發展,金融機構參與廣播影視發展熱情將進一步激發,信貸產品將進一步創新,投資規模將進一步加大,授信模式將進一步完善,銀行信貸在廣播影視產業融資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截至目前,已有8家廣電企業成功上市,一些廣電企業成功發行企業債券,下一步將推進符合條件的廣播影視企業進入主板、創業板上市融資。鼓勵已上市的廣播影視企業通過公開增發、定向增發等再融資方式進行并購和重組,支持符合條件的廣播影視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鼓勵保險公司投資廣播影視企業的債券和股權,積極利用投資資金、保險、信托、融資租賃等融資方式,實現廣播影視產業與資本市場的直接接軌。
當前,社會、民營和社會資本投資廣播影視的積極性很高,廣播影視產業正在成為各類資本競相追逐的熱點和富礦,特別是在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生產領域,民營投資比重正在迅速增加,已經成為影視發展的重要力量。
建立文化產業投資風險分擔機制
對于如何健全完善廣播影視投融資體系,臧具林表示要積極加強與金融機構的信息溝通和業務合作,積極向金融機構介紹廣播影視產業發展的情況,及時提供廣播影視骨干企業和重點項目的信息,促進銀政企合作,同時與金融機構簽署開發性合作框架協議,推動金融機構和廣播影視企業的合作。
同時,加快推進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健全的現代企業制度是金融支持廣播影視產業的制度基礎。廣播影視因為歷史原因都是事業單位,承擔國家喉舌功能,所以現在對于我們來講有一個轉企改制的問題。”他說,要按照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的原則,積極推動廣播影視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合格的市場競爭主體和融資主體。
此外,加強投融資的制度保證。建立文化產業投資風險評估和分擔機制,鼓勵組建文化產業融資擔保中介機構和知識產權專利評估機構,通過銀企聯合和銀文聯合,解決廣播影視企業可供抵押實物較少、無形資產評估難、抵押變現難、抵押擔保信用程度低等問題,積極探索發揮產權交易所的投融資服務功能,為知識產權拍賣和交易提供一站式服務,促進知識產權轉化為真正意義上的資本,為廣播影視充分利用手中的無形資產進行融資創造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