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蘭州4月20日消息 如今,發票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但發票誕生于何時?老發票上蘊含著哪些傳統文化?近日,蘭州高新區國稅局舉辦了“百年發票展”,展出清代以來的發票及相關實物近200件。此次展覽活動在我省尚屬首次,對人們了解發票歷史、普及發票知識和遵守發票規定具有積極意義。
發票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是記錄和見證各個時期商業、貨幣、物價、紙張和書法等諸多歷史發展演變的重要史料。此次為期10天的“百年發票展”分為清代發票、民國發票、新中國發票、甘肅發票、官鹽發票和發票印章等8個板塊,展出的藏品最早的為清代咸豐元年(1851年)發票,迄今已有166年。翻閱這些老發票,中華路、中正路等許多蘭州老街歷歷在目,仿佛讓人看到了當年這些商業老街上商賈云集、店鋪林立、人流熙熙的金城版“清明上河圖”。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借助此次展覽,稅務部門同步推出了“營改增”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發票使用知識輔導,這種傳統文化與現代知識相結合的稅收宣傳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我省第26個稅收宣傳月活動的宣傳效果。(記者盧吉平 實習生水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