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長沙11月26日消息(記者堯遙)今年是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40周年。11月25日下午,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40年來湖南省人大常委會立法、監督、代表工作有關情況。
湖南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吳秋菊介紹,40年來,湖南省地方立法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民主法治建設、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截至今年10月,省本級現行有效地方性法規198件,設區的市、自治州現行有效地方性法規93件,自治條例、單行條例42件。”
回顧40年地方立法實踐,吳秋菊表示,湖南不斷建立健全立法重大事項向黨委請示報告制度,將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立法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保證立法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貫穿于立法工作始終,通過立法補齊民生短板、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維護國家法制統一、突出地方特色,努力增強法規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充分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不斷完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和機制;不斷探索公眾參與立法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式,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立法咨詢專家、立法基層聯系點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
“湖南各地在制定地方性法規過程中,堅持從本地實際出發,突出地方特色,制定了如《株洲市工業遺產保護條例》《常德市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等一批務實管用的法規,立法質量穩步提升。”吳秋菊說,目前湖南14個市、州均建立了統一審議機構和立法工作機構,并逐步形成了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熟練、作風過硬的立法工作隊伍。
據不完全統計,湖南省人大常委會設立以來,先后共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400余項,組織開展執法檢查200余次、專題詢問14次、專題調研300多項,對1400多件規范性文件進行備案審查,有力地推動和保障了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龍朝陽介紹,40年來,湖南省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工作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加強、在規范中提高。在執法檢查中,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堅持問題導向,敢于動真碰硬,督促解決實際問題。“2014年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首次向社會公開大氣污染問題比較嚴重的區域及企業;去年和今年,重點對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保護條例開展執法檢查和跟蹤監督,交辦的45個問題全部督促整改到位。”龍朝陽說,打好“組合拳”,注重綜合運用審議報告、執法檢查、專題調研、專題詢問、跟蹤監督等多種監督手段,并把監督權和決定權結合起來,使監督力度和監督效果明顯增強。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選舉任免聯絡工作委員會主任張云英介紹,湖南省代表工作制度建設經歷了從探索建立、健全規范到完善創新的發展歷程。目前,代表工作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
“近年來,湖南省人大常委會積極適應新時代新要求,不斷總結代表工作經驗和規律,相繼出臺了一批地方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張云英說,“2+22”法規制度文件的出臺,標志著湖南省代表工作基本形成了系統完備的制度體系,“這其中,代表學習培訓、代表建議評議、代表輿情處理等制度是湖南在全國率先探索、形成經驗、總結提煉固化形成的。”
多年來,湖南省人大常委會著力加強代表履職載體建設,讓代表履職的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空間更加廣闊,代表作用得到了更好發揮。張云英介紹,每屆屆初組建省人大代表小組,各代表小組每年開展專題調研、集中視察、學習座談等4次以上;截至去年底,湖南建成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平臺13477個,其中建在村、社區等地的有11278個;各地在平臺建設、運行和管理上下功夫,推動了湖南13.3萬余名五級人大代表進平臺,密切了代表與群眾的聯系;今年,湖南28位省級領導干部代表所在的代表小組緊扣大局、緊貼實際,采取調研、視察、走訪、座談等多種方式開展“參加代表小組活動、密切聯系人民群眾”主題活動,通過以上率下,示范帶動,湖南全省四級人大五級代表小組聯動開展主題活動,形成了代表工作的良好氛圍,收到整體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