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3日消息(記者梁婧)據經濟之聲報道,近年來,滴滴、小米、螞蟻金服、美團點評等一批新經濟企業成長迅猛。而今年以來,它們在中國經濟“叢林”中更是分外亮眼。
什么是“新經濟”
“新經濟”是指區別于以工業為支柱產業、以自然資源為主要依托的傳統經濟的一種新型經濟。這種新型經濟以高技術產業為支柱,以智力資源為主要依托。
今年以來,我國新經濟產業增長較快。1-4月份,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8.2%、17.8%和16%。1-5月份,高技術制造業中的醫藥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和15.1%;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210億GB,同比增長兩倍;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超過30%。此外,在新媒體、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新業態拉動下的信息消費也快速增長。
“新經濟”成為發展“新亮點”
我國新經濟企業的蓬勃發展勢頭。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說:“新經濟企業成為當下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亮點,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個還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技術驅動型的產品生產、商業模式層出不窮,應該說在政策面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第二,中國在監管方面,適應新經濟發展,因此這些企業也經歷了比較自由生長的一個過程。那么隨著監管的完善,我想這些新經濟企業也會進入到一個規范的、陽光的發展期。”
今年以來,交通工具領域的蔚來汽車、人工智能領域的商湯科技、硬件領域的小米和柔宇科技等一批技術驅動型的高新科技和高端制造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認為,這些領域,恰恰是當今中國經濟增長非常重要的新動能之所在。關鍵在于契合了當前全球技術革命的浪潮,這些技術革命主要包括:以新材料重大突破為標志的物理學革命,以基因工程重大突破為標志的生物工程革命,以大數據、互聯網+、智能制造和共享經濟為標志的數字革命。這對于中國的產業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新經濟”滿足消費“新需求”
新經濟的發展之所以令人欣慰,是因為它一方面為轉型期的中國經濟提供了日益顯著的推動力,另一方面又滿足了群眾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比如出行領域的滴滴,外賣領域的美團點評,都憑借著商業模式上的創新,為人們提供全新的消費體驗。
管清友說:“這些企業利用互聯網的模式、特點,其實是把很多原來消費領域的商業模式打破、重構了,它會造成一定的沖擊,但實際也激活了一些新的消費的增長點。大家消費的方式、支付的模式、消費的體驗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變。”
在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尤其需要新經濟快快長大。柔宇科技董事長兼CEO劉自鴻說:“高質量發展呼喚新經濟‘強起來’,而‘強起來’少不了技術創新這把‘劍’。硬科技底層技術的創新一定是社會發展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際上很多大經濟體,一定在這些基礎技術方面都是做得相對比較扎實的。我個人觀點一直是,技術創新就像磨一把劍,商業模式創新就像練我們的武功,有的時候要開辟一個新的領域,如果沒有一把好的劍,武功再好也是開辟不出來一片領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