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25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來自央行網站的消息顯示,從7月5日起,央行將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央行表示,將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把握好結構性去杠桿的力度和節奏,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釋放5000億資金實施“債轉股”項目
具體來看,這次降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下調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中信、光大等十二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鼓勵它們運用定向降準和從市場上募集的資金,按照市場化定價原則實施“債轉股”項目。據估算,這部分將釋放5000億流動性。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這將有助于促進結構性降杠桿。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大型商業銀行和中型商業銀行債轉股的積極性不高,因為它們的資金來源相對貧瘠。通過這次定向降準,這些銀行的資金來源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按照央行的要求,將這些資金用于“債轉股”,會有助于促進一系列“債轉股”的發展,進而對降杠桿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鼓勵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 助力融資
另一方面,央行將同時下調郵儲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釋放大約2000億資金,主要用于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今年以來央行已經實施了兩次定向降準。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這次定向降準是之前政策的延續。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所以央行將繼續推進定向降準來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
專家預測下半年還有繼續降準空間
溫斌指出,不同于往年的全面降準,定向降準意味著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同時,也在注重結構性的調整。他認為今年下半年還有繼續降準的可能性,截至年底可能還會有1至2次的定向降準,因為即便在此次降準之后,存款準備金率仍然處于高位。所以進一步降準有利于釋放長期資金,也有助于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
定向降準有利于改善市場情緒 帶來正面影響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此次降準屬于重大利好消息,能夠釋放出七千億左右的流動性,對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都有著非常正面的影響,對保持經濟穩定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認為,此次定向降準主要是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客觀上釋放了流動性,緩解了資金壓力,也有利于改善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