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15日消息(記者王珩 貴州臺王興城)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開展新一輪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支持社會力量提供養老服務。全國人大代表羅亮權建議重點解決好失能老人和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讓城鄉老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我看到它有一個預測,到2030年,每6個人有一個60歲的老人,養老,將成為今后我們國家的朝陽產業。我認為這方面要加大投入,要高度重視。”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養老服務不僅只是政府民生事業,也將成為一個朝陽產業。全國人大代表羅亮權建議,在大力支持居家養老、家庭養老的同時,優先支持社會力量開辦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建成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重點解決好失能老人養老和農村養老問題。大力扶持農村養老服務,在投資、土地稅費、財政補貼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優先支持社會力量開辦農村養老服務機構;支持農村“五保”供養機構改善設施條件,增強護理功能,向社會開放,成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
如何讓每一個老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羅亮權代表說,這更需要多主體力量積極參與、有機結合,“政府主導、家庭為主、社會參與、多主體力量有機結合的家居養老服務業。鼓勵社會化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用餐、家庭護理、日間照料、緊急救援、家政服務、精神慰問等專業化服務。鼓勵高等院校和職業學院開設養老服務專業,實施養老服務人員免費培訓和補貼政策,提高養老護理人員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