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8月29日消息(記者陳鵬)記者從重慶市環保局獲悉,重慶市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目前進入最重要的入戶調查階段。從下個月起,800多位普查指導員將正式啟動對全市6.5萬個污染源的入戶調查。調查內容涉及60張表格、1400余個指標。
據了解,本次污染源普查對象為全市有污染源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普查內容包括基本信息、生產和投入情況、污染源產生和排放情況、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等。具體范圍包括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移動源及其他產生、排放污染物的設施。
為了系統強化普查質量管理,重慶市建立了“4130”工作程序和標準,通過國家、市級、區縣、鄉鎮四級名錄庫篩查,普查員一級拉網式清查,普查指導員、區縣、市三級質量核查,實現清查名錄庫“不重不漏不錯”目標。根據前期清查,重慶市共調查了21萬個污染源對象,在剔除重復登記、空殼企業后,有6.5萬家污染源企業進入普查庫,其中工業企業約5.4萬家。
合川區環保局副局長陳偉介紹,為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合川區從鎮街環保員中選聘了37名普查指導員,從村(社區)干部和下屬單位干部中選聘了122名普查員,并全部培訓考核,簽訂了網絡信息安全承諾書。今年6月底,合川全面完成了清查建庫工作,共清查污染源9607家,納入普查1627家,新增了13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