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烏魯木齊8月27日消息(記者蔣雪嬌)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召開的醫療衛生領域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上獲悉,《關于加強醫療大數據應用的方案》等七項配套措施整治文件正式下發,將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醫療衛生領域專項整治辦公室副主任梁楓介紹說,醫療衛生領域專項整治工作啟動以來,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對漠視和侵害群眾利益,特別是醫德醫風、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等方面的腐敗和作風問題,零容忍、出重拳,取得階段性成效。梁楓說:“截止目前,收集涉及醫療民生領域問題線索682條,已立查立改601條,查辦行業亂象267個,通報典型案例17起,約談警告醫藥機構100家,建章立制28項。同時,針對群眾反映看病就醫候診時間長的問題,要求醫療機構,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優化就醫流程,提升了醫療服務效率。”
梁楓表示,《關于加強醫療大數據應用的工作方案》、《自治區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管理規定(暫行)》、《自治區醫療機構處方點評工作管理規定(暫行)》、《關于做好自治區各級醫療機構慢性病長處方有關工作的通知》等七項配套文件的發布,是希望通過建立完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醫德醫風考評制度以及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誠信體系建設,從醫德醫風、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等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加重患者就醫負擔的突出問題入手,真正抓住醫療亂象整治關鍵點。
“針對過度醫療的問題,依托DRGs大數據平臺,對醫療機構醫療費用異常增幅情況進行全方位把控;針對群眾反映慢性病開藥周期短的問題,聯合自治區醫療保障局出臺相關制度,將慢性病開藥周期最長延至2個月;針對醫療機構濫檢查的問題,在同級醫療機構間,確定互認項目,避免重復檢查,減輕群眾就醫負擔。今后,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還將進一步制定出臺一系列惠民政策!绷簵髡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