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青島2月20日消息(記者王偉 通訊員趙廣英)2月18日,青島乾拓工藝品有限公司業務員陳英英來到青島流亭機場海關通關業務大廳。在測量體溫后,她徑直來到原產地證書簽發崗位關員前面,并沒有說幾句話,就取走了一百份原產地證書。

  “之前都已電話微信溝通好了,這一摞證書差不多夠我們公司用一個月。”與以往不同的是,陳英英這次拿到的證書,是海關和企業已經簽字、蓋章的空白原產地證書。

  “有了這些空白證書,我們公司完成原產地證書網上申請并接收到海關審核通過回執后,就可以直接打印出生效的證書并給客戶通關使用,不必每天都戴著口罩來海關‘報到’了。”陳英英說。

  這是青島海關于2月17日推廣實施的疫情防控期間原產地證書“信用簽證”新模式。

  根據海關此前實施的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政策,15種原產地證書可通過彩色打印實現企業足不出戶的自助打印。但由于東南亞等國家只認可海關關員手簽并蓋章的證書,青島海關轄區每年仍有約16萬批貨物的原產地證書只能由企業到海關現場來申辦。“這就意味著平均每個隸屬海關的通關大廳每天都要接待數十人次,人員聚集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很大。”談起戰“疫”之初遇到的困難,青島海關關稅處負責人仍心有余悸。

  為有效化解企業現場申領原產地證書所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青島海關關稅處會同有關隸屬海關積極了解情況、對癥下藥,將“企業先打印,海關后簽發”的傳統模式改為“海關先集中簽發,企業后分批打印”的“信用簽證”模式。

  據了解,只要是無不良信用記錄的原產地備案企業都可以在完成對證書保管等方面的承諾后,成為信用簽證企業。信用簽證企業可通過到海關現場或是申請海關郵寄的方式,每次申請一個月用量海關集中預簽且企業也簽字蓋章的空白原產地證書。企業“足不出戶”即可按照每批出口貨物的實際情況,通過網上申報系統向海關申報原產地簽證的電子信息,海關審核通過后,企業即可使用海關預簽的空白原產地證書自助簽證,不再需要現場辦理申領業務。

  目前,青島海關轄區企業的原產地企業備案、原產地調查和判定等環節已全部實現“非接觸”辦理。據測算,原產地證書簽發環節可“非接觸”發證的比例達到近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