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玉都杯”玉雕創作大賽現場(高凡攝)
央廣網14日庫爾勒消息(記者張雷 高凡)新疆且末縣第八屆玉石文化旅游節今天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開幕。旅游節秉承“以玉為媒,廣交朋友”的理念,以挖掘且末特有的玉文化為靈魂,旨在不斷提升且末特色旅游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塑造且末玉文化品牌。
且末擁有悠久的玉文化歷史,是“玉石之路”的發祥地和“絲綢之路”的南道重鎮。據考證,早在七千年前,且末的先民就開始在昆侖山北坡、阿爾金山北麓開采玉石,東運中原、西去古巴比倫,開辟了一條橫貫東西的“玉石之路”。同時,且末也是享譽中外的和闐玉的主產地,素有“和田美玉,且末為上”的美談;如今其境內的塔特勒克蘇礦是出產和田玉的最大礦區。
且末縣依托悠久的玉文化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將玉石文化旅游節打造成展現其文化建設成果的名片和品牌,也成為其招商引資、推動發展的有效平臺和載體。今年舉辦的第八屆玉石文化旅游節設有十余項特色活動,將持續到16日,擁有諸多亮點。
首屆“玉都杯”玉雕創作大賽
目前,且末縣擁有各類玉雕加工企業40余家,經營門店300多個,從業人員6000余人,年產值達3億多元。為了進一步推廣且末玉石雕刻文化,推動技藝交流,提升創作、創新水平,為玉石雕刻行業提供一個展示作品、發現人才、促進消費的有效途徑和平臺,且末縣特意在文化旅游節期間舉辦了首屆“玉都杯”玉雕創作大獎賽。最終,雕刻師楊金多的作品獲得了大賽一等獎。
最多紅棗核拼貼的油畫《棗鄉人家》
開幕式上,主辦方展示了一幅用60000枚且末紅棗核拼貼而成的油畫——《棗鄉人家》。據介紹,這幅油畫由且末縣的文化藝人們歷時25天制作完成,畫長4.1米,寬2.49米,面積約10.2平方米;其中包含的這些數字,也有特別的意義:60000顆紅棗代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10.2平方米則代表且末縣的10.2萬名各族群眾。
紅棗美食大賽及紅棗展銷
且末縣從2002年起大規模發展紅棗產業,目前紅棗種植面積已達近20萬畝,年產量可達3萬5千噸,農民人均紅棗收入達到9000塊錢以上,紅棗已成為且末縣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為推廣且末傳統美食文化,著重打造且末紅棗特色美食品牌,主辦方舉辦了以“幸福且末 甜蜜味道”為主題的紅棗美食大賽;顒悠陂g,開展紅棗品種和質量的評比及紅棗鑒賞,組織有獎知識競賽,邀請國內知名養生專家舉辦紅棗養生講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