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欣欣向榮,廣告投放普漲
隨著中國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速,軌道交通的發展,民眾向往更加自由多彩的生活,大眾化、多樣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為旅游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尤其是國務院宣布把5月19日定為“中國旅游日”,各地的旅游業呈現欣欣向榮的局面。
CTR媒介智訊洞察發現,2011年1-7月旅游行業在傳統媒體的廣告投放總量(刊例花費)比去年同期增加43%,公園/風景區、國家/城市形象以及旅游產品及服務機構三大類別廣告量全面上漲,漲幅分別為32%、45%、41%。國家/城市形象去年的廣告量最低,今年各地均加大對當地區域形象的宣傳,超過對景點的廣告宣傳量。

在媒介選擇上,三大類別呈現明顯的差異,國家/城市形象的廣告高度集中于電視媒體,占比90%以上,對于打造當地的城市文化形象大有裨益。旅游產品及服務機構偏愛報紙媒體大容量信息詳盡的優勢,投放了60%以上的廣告。公園/風景區則以電視為主,報紙為補充。
旅游業在電視媒體的廣告量最高,主要來自國家/城市形象的投放拉升。雜志作為高端精準營銷型媒體,三大類別均加大投放,其中公園/風景區的漲幅接近1倍。電臺的資訊服務功能則受到旅游產品及服務機構的熱捧,追加81%的廣告量。


擁有人口、經濟、文化優勢的北上廣一線城市是旅游業的興旺發達之地,廣告量長踞三甲,其中本地消化的旅游量也相當可觀。廣州在后亞運時代強力推進旅游業發展,投放量增長了55%,漲幅居一線城市之首。在交通迅猛發展的帶動下,旅游消費市場呈現向內陸城市轉移的趨勢,旅游產業起步稍晚的內陸城市開始發力,如武漢、昆明、西安、石家莊等,旅游業廣告投放量比去年同期均翻番,消費潛能正在被釋放。沿海城市如海口、福州、青島一方面受氣候影響,一方面是旅游消費重心的轉移,廣告投放則呈現疲軟。
|